制冷剂的命名方法你知道吗?制冷剂的代号最早是针对氟里昂而规定的,发文时世界上通用的是美国供暖制冷工程协会于1967年制定的标准(ASHRAE Standard 34-67)中的规定。
ASHRAE Standard 34-67标准的编号方法是将制冷剂的代号同它的种属和化学构成联系起来,只要知道它的化学分子式,就可以写出它的代号。代号是由字母“R”和其后边的数字组成的。R代表制冷剂(制冷介质) “Refrigerant”,以前F代表氟里昂“Freon”,发文时都用国际公认的R命名制冷剂。
1、无机化合物
无机化合物制冷剂的代号中R后的第一个数字为7,其后跟的数字是分子量的整数部分。
2、饱和烃的卤化物(氟利昂)
氟利昂的代号是用字母R,和其后跟随的数字(m-1)(n+1)(x)B(z)组成。m=1时,(m-1)可省略;如果z=0,B(z)可省略。
3、碳氢化合物
饱和碳氢化合物也按照氟利昂的编号规则书写,除了丁烷例外写成R600。此外,同素异构物在代号后面加一个字母“a”,如异丁烧为R600a。非饱和碳氢化合物和它们的卤族元素衍生物。在R后面先写一个“1”,然后写上按氟利昂编号规则的数字。
4、共沸制冷剂
共沸制冷剂在编号标准中规定R后的第一个数字为5,其后的两位数字按实用的先后次序编号,如R500,R501等。
5、非共沸制冷剂
非共沸制冷剂规定R后第一个数字为4,其后二位数字按实用的先后次序编号,如R400,R401,R407A,R407B,R407C等。注:为区分氟利昂对大气臭氧层的破坏程度,常将R分别用CFC、HCFC、HFC、HC代替CFC——氯氟化碳,含氯、不含氢,公害物,严重破坏臭氧层禁用HCFC——氢氯氟化碳,含氯、含氢,低公害物质属于过渡性物质HFC——氢氟化碳,不含氯,无公害可作为替代物HC——碳氢化合物,不含氯、不含氟、无公害可作为替代物。
顺便谈一下制冷剂中字母大、小写的含义:
R407A/B/C,不同字母大写,表示其混合物质的组分相同,但各组分所含的百分百不同,故此用A/B/C表示组分含量不同。比如R407 A/B/C:都是由R32+R125+R134a组成的,但是各组分的含量不同,所生产的混合物的物性也有所差异。
还有一种比如134a,a小写表示烷烃中被卤族元素所取代的H原子的位置不同,相当于是同素异构体。
以后写制冷剂时务必注意,R400以上的制冷剂里面的ABC一定要大写,表示组分不同。像134a,a小写表示取代的位置不同。
一个中国。一家冷冻化工公司。一站解决。